在我国古代,智慧高超的工匠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声学与建筑的关系,并别具匠心地将音乐融入建筑中,创造了如天坛回音壁、三音石、蛙音塔、五音桥等奇妙的音响建筑。
北京天坛皇穹宇的回音壁,也许并非古人刻意为了让人玩说悄悄话的游戏而建。回音壁之所以能够传声,是因为它是正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事实上,只要是正圆形的建筑,并且表面足够光滑,都会有回音的效果,这样的建筑并不止天坛回音壁一处。
在中国建筑史上,还有2座奇特的蛙音塔。一座是河南郑县的蛤蟆塔,一座是山西永济县普救寺的莺莺塔。
蛤蟆塔建于清康熙年间。塔身虽不高,却以“奇声夺人”,闻名于世。游人若以掌击塔,塔内会发出“咯咯……”的鸣声,如有千万只蛤蟆在鼓膜低唱,妙不可言,引人遐思。
莺莺宝塔即山西普救寺塔,又称舍利音塔,在永济县西北普救寺内。塔身呈方形,有13层,高约50m。在塔的周围击石或拍手,便可听到清晰的蛙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蛙音有时仿佛来自空中,有时又好像来自地下。夜深人静之时,在塔旁某一特定位置,甚至可以听到千米之外农舍中的动静。莺莺塔的奇特现象,据传是匠师筑塔时,曾安放一对金铸青蛙在内所致,其实,却是由于塔身中空以及塔檐上的复杂结构,造成某种奇特的反射声的聚合,最后形成类似蛙鸣的声音。
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大佛洞内的“石磴琴声”建于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距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在涪江岸边,大佛洞内凿有石梯42级,像把巨大的石琴,每个阶梯犹如一根琴弦。只要把脚踏上石磴,拾级而上,脚下便会响起美妙悦耳的琴声,令人神往。
除了这闻名遐尔的古代四大回音建筑外,位于清东陵的七孔五音桥,位于山西省河津市的“镇风蟾声”等等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美妙的音符。今天,当我们徜徉在这些建筑身边,依然可以触摸历史的积淀,倾听历史的回音。
自地球上产生建筑以来,建筑与声音之间便建立了某种特殊的渊源关系。西方人喜欢将美丽的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在古希腊的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将七弦竖琴送给了他钟爱的歌手奥尔菲斯,奥尔菲斯在一块空地上弹响动听的琴声,周围的木石闻声起舞,组合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而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便转化成了建筑中的比例与均衡。
Company Profile
Our advantages
Corporate culture
Certificates
Acoustic Laboratory
Acoustic Detec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t
Acoustic Laboratory
Industrial noise reduction
Expert advisers
Anechoic chamber
Mute Room
Reverberation and Soundproof room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Scan th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