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什么?声音无所不在,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美妙的歌声,敲鼓的鼓声,海浪声,下雨的淅沥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声音,可是你能说出声音到底是什么吗?
唱歌时,用手去摸喉咙,你就感到声带在动;敲鼓时去摸鼓面,你就会感到鼓面在振动。其实,声音就是由于物体(固体、气体、液体)振动而产生的,而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来表示,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的感觉。只有20~20K赫的振动才产生声音的感觉。高于20K赫的声波叫做超声,低于20赫的声波叫做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一般都是听不见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振动的物体是声音的声源。振动在弹性介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以波的方式进行传播,这个弹性波就叫做声波。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作用于人耳就产生的声音的感觉。
了解了什么是声音,我们再来学习一些和声音相关的知识吧!
产生声音的振动,其振动最大幅度叫振幅A,完成一次振动的时间叫振动周期T。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是 T=1/f。
声波通过空间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在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某种介质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以C表示。在20摄氏度和标准大气压力下,声速为344米/秒。然而声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同一种介质中,它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水中,声速可达到1450米/秒。
声波传播时,可以绕过自己传播途径中的障碍物,这种现象叫做绕射。低频声波的波长长,可以轻易绕过传播途径上的障碍物;而高频声波波长短,不易绕过障碍物。因此,低频声波比高频声波传播远得多。
声波可以无反射地向远处传播,无反射的区域范围即是自由声场。
当声波在室内或封闭空间中传播时,在壁面上受到多次地反射。这时,直接由声源发出的声波就会同反射声波相互叠加,使声音强度增加。因此,机器的噪声在室内一般比在室外要大。当声源停止发音后,声音仍不消失而继续维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声音,以及声音相关的频率、声波、振幅、振动周期、声速、自由声场和混响。
现在你知道声音是什么了吧!!声音的本质是振动,有振动才有声音的产生!!还有古人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白了,就是混响嘛,这绝不光是唱得好,更是房子的混响效果赞啊!!
prev:【声学小课堂】声音的计量
next:【转】次声源标准装置
Company Profile
Our advantages
Corporate culture
Certificates
Acoustic Laboratory
Acoustic Detec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t
Acoustic Laboratory
Industrial noise reduction
Expert advisers
Anechoic chamber
Mute Room
Reverberation and Soundproof room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Scan the QR code